Docker的三种网络代理配置

众所周知的原因,Docker最近需要使用代理。
Docker的代理配置,略显复杂,因为有三种场景。 但基本原理都是一致的,都是利用Linux的http_proxy等环境变量。

Dockerd 代理

在执行docker pull时,是由守护进程dockerd来执行。 因此,代理需要配在dockerd的环境中。 而这个环境,则是受systemd所管控,因此实际是systemd的配置。
修改docker 的docker.service文件
Service节点下新增代理环境变量配置
我的文件位置是:/lib/systemd/system/docker.service

[Service]
Environment="HTTP_PROXY=http://127.0.0.1:1080"
Environment="HTTPS_PROXY=http://127.0.0.1:1080"

dockerd代理的修改比较特殊,它实际上是改systemd的配置,因此需要重载systemd并重启dockerd才能生效。

systemctl daemon-reload
systemctl restart docker.service

Container 代理

在容器运行阶段,如果需要代理上网,则需要配置~/.docker/config.json。 以下配置,只在Docker 17.07及以上版本生效。

{
 "proxies":
 {
   "default":
   {
     "httpProxy": "http://proxy.example.com:8080",
     "httpsProxy": "http://proxy.example.com:8080",
     "noProxy": "localhost,127.0.0.1,.example.com"
   }
 }
}

这个是用户级的配置,除了proxies,docker login等相关信息也会在其中。 而且还可以配置信息展示的格式、插件参数等。
此外,容器的网络代理,也可以直接在其运行时通过-e注入http_proxy等环境变量。 这两种方法分别适合不同场景。 config.json非常方便,默认在所有配置修改后启动的容器生效,适合个人开发环境。 在CI/CD的自动构建环境、或者实际上线运行的环境中,这种方法就不太合适,用-e注入这种显式配置会更好,减轻对构建、部署环境的依赖。 当然,在这些环境中,最好用良好的设计避免配置代理上网。

docker build代理

虽然docker build的本质,也是启动一个容器,但是环境会略有不同,用户级配置无效。 在构建时,需要注入http_proxy等参数。

docker build . \
    --build-arg "HTTP_PROXY=http://proxy.example.com:8080/" \
    --build-arg "HTTPS_PROXY=http://proxy.example.com:8080/" \
    --build-arg "NO_PROXY=localhost,127.0.0.1,.example.com" \
    -t your/image:tag

注意:无论是docker run还是docker build,默认是网络隔绝的。 如果代理使用的是 localhost:3128 这类,则会无效。 这类仅限本地的代理,必须加上--network host才能正常使用。 而一般则需要配置代理的外部IP,而且代理本身要开启gateway模式。

代理配置完成后,reboot重启当然可以生效,但不重启也行。

docker build代理是在执行前设置的,所以修改后,下次执行立即生效。
Container代理的修改也是立即生效的,但是只针对以后启动的Container,对已经启动的Container无效。

在 Linux 上使用 Docker 安装 Portainer CE

首先,创建 Portainer Server 用于存储其数据库的卷:

docker volume create portainer_data

然后,下载并安装 Portainer Server 容器:

docker pull portainer/portainer-ce

启动容器

docker run -d \
-p 8000:8000 \
-p 9000:9000 \
-p 9443:9443 \
--name portainer \
--restart=always \
-v /var/run/docker.sock:/var/run/docker.sock \ # Dockeer的套接字映射
-v portainer_data:/data \ # 存贮卷映射
portainer/portainer-ce:latest

容器启动后浏览器访问 http://IP:9000 即可

Docker网络的学习

  • 用户是使用Docker Client与 Docker Daemon建立通信,并发送请求给后者
  • Docker Daemon作为Docker架构中主体部分,首先提供Docker Server的功能使其可以接受Docker Client的请求
  • Docker Engine执行Docker内部的一系列工作,每一项工作都是以Job的形式存在
  • Job的运行过程中,当需要容器镜像时则从Docker Registry中下载镜像,并通过镜像管理驱动Graph driver将下载镜像以Graph的形式存储
  • 当需要为Docker创建网络环境时,通过网络管理驱动Network driver 创建并配置Docker容器网络环境
  • 当需要限制Docker容器运行资源或执行用户指令等操作时,则通过Exec driver来完成
  • Libcontainer是一项独立的容器管理包,Network driver以及Exec driver都是通过Libcontainer来实现具体对容器进行的操作

操作系统本身网络

  • 桥接模式 - 直接连接物理网络
  • NAT模式 - 用于共享主机的IP地址
  • 仅主机模式 - 与主机共享的专用网络
  • 用户自定义模式 - 特定的虚拟网络

docker 不启动 默认网络情况

docker 启动后 网络情况
docker 启动后会产生一个名为docker0的虚拟网桥

ifconfig
docker0: flags=4099<UP,BROADCAST,MULTICAST>  mtu 1500
        inet 172.17.0.1  netmask 255.255.0.0  broadcast 172.17.255.255
        inet6 fe80::42:e9ff:fee5:668a  prefixlen 64  scopeid 0x20<link>
        ether 02:42:e9:e5:66:8a  txqueuelen 0  (Ethernet)
        RX packets 0  bytes 0 (0.0 B)
        RX errors 0  dropped 0  overruns 0  frame 0
        TX packets 3  bytes 266 (266.0 B)
        TX errors 0  dropped 0 overruns 0  carrier 0  collisions 0

Docker 网络的常用命令

默认创建3大网络模式
bridge 网桥模式
host  主机网络
none 无网络
还有两种:
容器模式
自定义模式
共计5种

docker network ls
NETWORK ID     NAME      DRIVER    SCOPE
f14cce59440e   bridge    bridge    local
b171456906be   host      host      local
73342418fb83   none      null      local

查看命令帮助
docker network --help 
创建网络
docker network create a_network
删除网络 
docker network rm a_network
查看网络数据源
docker network inspect bridge

Docker 网络能干啥

容器间的互联和通信以及端口映射
容器IP变动的时候可以通过服务名直接网络通信而不收到影响

Docker 网络模式

默认三大网络模式 共计5种
bridge 网桥模式
host 主机网络
none 无网络
容器模式
自定义模式

bridge

为每个容器分配、设置IP等,并将容器连接到一个docker0的虚拟网桥,默认为该模式
bridge模式:使用--network bridge 指定,默认使用docker0

host

容器将不会虚拟出自己的网卡,配置自己的IP等,而是使用宿主机的IP和端口
host模式:使用--network host 指定

none

容器有独立的Network namespace,但并没有对其进行任何网络设置,如分配veth pair和网桥连接,IP等
none模式:使用--network none指定

container

新创建的容器不会创建自己的网卡和配置自己的IP,而是和一个指定的容器共享IP、端口范围等。
container模式:使用--network container:NAME或者容器ID指定

自定义模式

Docker虚悬镜像

虚悬镜像就是仓库名、标签都是的镜像,俗称dangling image
查看系统的虚悬镜像

docker image ls -f dangling=true

虚悬镜像已经失去存在价值,可以删除

docker image prune

Dockerfile的基础学习

DockerFile

DockerFile是用来构建Docker镜像的文本文件,是由一条条构建镜像所需要的指令和参数构成的脚本。

https://docs.docker.com/reference/dockerfile/

构建三步骤

  • 1、编写Dockerfile文件
  • 2、docker build 命令构建镜像
  • 3、docker run 依照新生成的镜像运行容器实例

Dockerfile基础知识

  • 1、每条保留字指令都必须为大写字母 且后边要跟随至少一个参数
  • 2、指令从上到下顺序执行
  • 3、#表示注视
  • 4、每条指令都会创建一个新的镜像层并对镜像进行提交

Docker执行Dockerfile的大致流程

  • 1、docker从基础镜像运行一个容器
  • 2、执行一条指令 并对容器作出修改
  • 3、执行类似docker commit的操作提交一个新的镜像层
  • 4、docker再基于刚提交的镜像运行一个新容器
  • 5、执行dockerfile中的下一条指令 一直到所有指令都执行完成

从应用软件的角度来看Dockerfile Docker镜像与Docker容器分别代表软件的三个不同阶段,Dockerfile是软件的原材料,Docker镜像是软件的交付品,Docker容器则可以认为是软件镜像的运行状态,即是依照镜像运行的容器实例。

Dockerfile面向开发,Docker镜像成为交付标准,Docker容器则涉及部署与运维,三者缺一不可。

1、Dockerfile定义了程序需要的一切东西。包括执行代码或文件,环境变量、依赖包、运行时环境、动态链接库、操作系统的发行版、服务进程和内核进程(当应用进程需要和系统服务和内核进程打交道,这时需要考虑如何设计namespace的权限控制)等等
2、Docker镜像 在用Dockerfile定义过一个文件后,docker build 时会产生一个Docker镜像,当运行Docker镜像时会真正开始提供服务
3、Docker容器 容器是直接提供服务的。

Dockerfile常用保留字指令

FROM 继承的基础父镜像

RUN 容器构建时需要运行的命令
    两种格式 
      一种是shell格式 
      RUN 命令
      一种是exec格式
      RUN ['./test.php',"参数1","参数2"]
    RUN是在docker build 时运行

EXPOSE 当前容器对外暴露出的端口

WORKDIR 指定在创建容器后,终端默认登陆进来的工作目录,一个落脚点

USER 指定该镜像以什么样的用户去执行,如果都不指定,默认root用户

ENV 用来在构建镜像过程中设置环境变量,这个环境变量可以在后续的任何RUN指令中使用,也可以在其他指令中直接使用这些环境变量

VOLUME 容器数据卷,用于数据保存和持久化工作

ADD 将宿主机目录下的文件拷贝进镜像且会自动处理URL和解压tar压缩包

COPY 类似ADD 拷贝文件和目录到镜像中
     将从构建上下文目录中<源路径>的文件/目录复制到新的一层镜像内的<目标路径>位置
     COPY src dest
     COPY ['src','dest']
     目标路径是容器内的指定路径 该路径不哦那个事先建好

CMD 指定容器启动后要干的事情
    Dockerfile中可以有多个CMD指令,但只有最后一个生效,CMD会被docker run之后的参数替换
    他跟RUN命令的区别
    CMD是在docker run时运行
    RUN是在docker build时运行

ENTRYPOINT 也是用来指定一个容器启动时要运行的命令
    类似于CMD指令,但是ENTRYPOINT不会被docker run后边的命令覆盖,而且这些命令行参数会被当作参数发送给ENTRYPOINT指令指定的程序
    注意 ENTRYPOINT可以和CMD一起用,一般是变参才会使用CMD 这里的CMD是等于在给 ENTRYPOINT传递参数。当指定了 ENTRYPOINT 后 CMD的含义就发生了变化,不再是直接运行命令,而是将CMD的内容作为参数传递给ENTRYPOINT指令,他们两个组合会变成 <ENTRYPOINT><CMD>
    优点
    案例:
    定义nginx:test镜像
    FROM nginx

    ENTRYPOINT ["nginx","-c"] # 定参
    CMD ["/etc/nginx/nginx.conf"] # 变参
docker run nginx:test docker run nginx:test -c /new.conf
nginx -c /etc/nginx/nginx.conf nginx -c /new.conf

构建

docker build -t 新镜像名字:TAG .
1 6 7 8 9 10 11